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暴君
      作者:轉載互聯網     來源: 轉載互聯網     發佈時間:11/6/2015 10:50:05 AM     流覽次數:6186
分享到:

1971年,在斯坦福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做了一個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這是心理學史上最著名、最有爭議性的實驗之一,曾經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也有許多心理學家試圖復制這個實驗。

津巴多把24名自願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扮演獄警,另一組扮演囚犯。在實驗的過程中,無論是獄警還是囚犯都一步步地陷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可自拔。獄警越來越有暴力和虐待傾向,開始用各種辦法折磨囚犯;而囚犯則變得軟弱順從,情感上受到了創傷。由於實驗逐漸失控,超出了預設的界限,這個原本計劃進行兩個星期的實驗在六天後就提前終止。

1、為了讓實驗更加真實,津巴多做了一系列的精心設計。

津巴多的研究人員先是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征集誌願者參與監獄研究的啟事,每個誌願者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的報酬。一共有70名應征者前來面試,他們接受了一系列的心理測試後,最終剩下了24名心理非常健康的“正常人”。通過抽簽,這些人分別成為了獄警和囚犯。

扮演囚犯的人事先被告知,他們有可能會被剝奪部分公民權利,同時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食物和醫療治理。

1971年8月17日,加州帕洛阿托警方派出一批真正的警察分頭來到扮演囚犯的大學生家裏。在鄰居們詫異目光的註視下,囚犯們被拷上手銬,戴上牛皮紙頭套,押上警車,帶到了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的地下室——那裏已經被改建成了一座監獄,扮演獄警的誌願者們穿著警服、戴著墨鏡,腰裏別著警棍和手銬在等待著他們。

囚犯們也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而只有一個數字編號。每間牢房住三個人,囚犯們必須一直呆在監獄裏直到實驗結束。獄警則每8個小時換一次班,不當班的獄警可以離開監獄。

2、在實驗開始以前,即使是津巴多自己也以為那將是無聊的兩個星期。第一天的情況也的確如此。

但是事情在第二天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無聊的囚犯們開始挑戰權威,撕掉自己囚服上的編號,並且取笑獄警。獄警不知所措,扮演監獄長的津巴多告訴他們,要自己解決問題,采取必要的措施維持監獄的秩序。

於是,獄警要求囚犯聽從指示,保持秩序,否則就要罰做俯臥撐。而囚犯則不願意接受這樣的體罰,他們把自己關在牢房裏不肯出去。

緊張的情緒逐漸蔓延,雙方的對抗在升級,獄警的懲罰措施也在一步步升級。他們開始脫光囚犯的衣服,沒收他們的枕頭被褥讓他們睡在水泥地上,不讓囚犯吃飯睡覺,半夜吵醒囚犯讓他們起來報數等等。獄警們甚至還對囚犯進行分化,服從管理的囚犯能夠得到一些特權。

在實驗進行到第36個小時的時候,一名編號為8612的囚犯因為精神壓力太大而歇斯底裏地失聲痛哭,一個“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就這樣被另一群“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折磨得幾近崩潰,最後只能退出實驗。津巴多隨後從後備名單中挑選了另一名學生加入實驗,來填補8612退出後的空缺。

新來的這名416號囚犯對監獄裏的狀況提出了質疑,於是他成為了獄警們重點關照的對象,被關進了小黑屋。獄警們還讓其他囚犯一邊捶門,一邊高喊“416”,以此對416進行羞辱和威嚇。

監獄裏的衛生狀況也迅速惡化。作為懲罰措施之一,獄警們要求囚犯在牢房的一個小桶裏大小便,同時不允許他們清洗這個桶,幾間牢房裏都充滿了惡臭。

3、在斯坦福大學古老的心理學大樓地下室裏,這場遊戲變得越來越醜陋,獄警們繼續想方設法折磨囚犯,而囚犯們則繼續承受著折磨,以行屍走肉般的順從回應。這已經不再是一場實驗,而變成了一個噩夢。在實驗開始的時候,“獄警和囚犯之間沒有任何的差異性;而在實驗持續了幾天以後,他們之間已經沒有任何的相似性了。”

不管是獄警、囚犯還是津巴多本人,都已經深深地沈浸在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之中。囚犯們被這個並不存在的監獄司法體系所圍困,好幾個想離開的囚犯順從地提交了保釋申請。他們似乎忘記了,申請保釋需要走很長的程序,而他們其實還有另一個可以立即離開監獄的選擇,那就是退出實驗。

在實驗進行到第四天的時候,有獄警表示自己聽到消息,已經離開的8612號計劃帶人來解救留在這裏的囚犯。津巴多於是如臨大敵,立即把所有的囚犯轉移到了同一座樓的另一個樓層。這個時候的津巴多,已經分不清現實和實驗的界限,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當成了真正的典獄長。

一直到津巴多的女友、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克裏斯蒂娜·瑪絲拉奇來到實驗現場。眼前的一切讓她驚愕不已,她氣憤地指責津巴多說:“你在折磨這些男孩子,這簡直太可怕了!”

瑪絲拉奇的話讓津巴多如夢方醒,但是他仍然想把實驗進行下去。直到他發現獄警們又玩出了新的花樣,強迫兩名囚犯模仿動物交配,坐在監控屏幕前的他被這一幕驚呆了,這樣的侮辱和暴力已經超出了他的容忍限度。

於是,他宣布提前結束實驗,比原計劃提前了九天。

4、很多人指出,斯坦福實驗本身存在著不少瑕疵。比如,雖然參加實驗的誌願者都是“普通人”,但是征集誌願者的報紙廣告上明確說明了要進行一項“關於監獄生活的心理研究”,這樣的用詞會不會已經在無意中對參加者進行了篩選?

為了證明這一點,2007年時有另外兩名心理學家做了另一個實驗。他們分別登出了兩則誌願者征募廣告,一則廣告的用語和津巴多完全一樣,另一則則略去了“監獄生活”這個信息。後來的測試證明,前一則廣告吸引來的誌願者,明顯要比後一組誌願者更加有攻擊性、更加專斷獨行、更自戀、更有控制欲、更缺乏同情心。

即便如此,這個實驗仍然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在現實生活中,不乏像斯坦福模擬監獄那樣的真實監獄,許多獄警在自己的生活中想必也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可是一樣會對囚犯拳打腳踢百般淩辱。他們甚至可能根本不覺得自己在作惡,管教囚犯對他們來說可能只是工作的一部分。還有非洲的種族屠殺,文革中的紅衛兵,納粹的士兵……人類歷史上有無數真實的“斯坦福監獄”要比津巴多的模擬監獄更加殘忍、更加觸目驚心。

在實驗結束後,津巴多寫了一本書《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TheLucifer Effect: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路西法曾經是上帝最寵愛的天使,擔任天使長的職務,但是後來他舉起反旗,被趕出天堂墮落成了撒旦。

津巴多的結論是,在一定的社會情境和誘因下,好人也會犯下暴行,善惡之間的界限並非不可逾越,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魔鬼。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個實驗的真正意義在於揭示了人們會因為環境賦予他們的期望而做出相應的舉動,從而與外界對自身的期望保持一致。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4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