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尊重信俗 深挖文化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18-1-4          流覽次數:523
分享到:

尊重信俗 深挖文化

夏 耘

    尊重信俗   深挖文化

    澳門地方不大,但區區有特色。現存古舊建築值得緬懷,隱沒街頭巷尾的土地公、神壇、神碑或石敢當,看似退出人們視野,卻能見證小城變遷,與舊街巷里有機結合,更是社區人文肌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深究。

    去年九月,包括土地信俗在內的五個本地申請項目,成功列入澳門新一批非物質文遺名錄。土地信俗入列,與相關社群堅持申報,持續推廣土地神誕習俗、民衆參與息息相關。

    當下除了沙梨頭土地廟、雀仔園福德祠和下環街福德祠獲妥善保留外,全澳約有一百七十多座土地神壇,散佈不同角落,各具代表性。

    除了宗教信仰,許多歷史及文化學者都可以從中解讀出各區的歷史變遷、名人逸事、民生脈絡,是地區歷史文化的另類“字典”。

    神壇於社區星羅棋佈,規模與位置不一,可以優化凸顯為本澳城市特色。受街坊關注的固然香火依舊,信衆絡繹;較偏遠、隱於大市的,或香火寥落,或疏於管理,更可能被城區發展淹沒。近日坊間關注的沙欄仔里土地公去留問題,小小神壇不在官方保育之列,卻長年與街坊鄰里和諧共處,既無影響公衆安全,又無礙土地發展、霸佔行人道,卻收“清拆令”,教人惋惜。

    過往亦有部分社公在不同情況下不知所終,能像聚龍舊社社公被人關注後重回大衆視野的,少之又少。諸多個案可證,設於社區間的土地神碑、神壇等非“穩如泰山”,最終能否安座其中不受干擾,且獲官民恆常修復,永葆生機,還靠各相關部門設立緊密溝通和合作機制,統一規管。若涉發展須清遷,應審慎處理,盡量取得社區持份者的認同。

    尊重信俗文物,並非鼓勵迷信或盲目保育,而是要珍視這些文物背後的社區人文精神、地方風俗文化。它們既是地區街坊的精神維繫,也是小城街巷的旅遊文化資源。當局藉梳理各區散落的土地神壇為契機,整合資料,豐富信俗內容,優化周邊環境,併入各區旅遊步行路線,助遊人尋幽探秘,發掘更多小城故事。

    夏  耘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4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