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內港騎樓群堪保育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14-8-29          流覽次數:151
分享到:

內港騎樓群堪保育

本報記者 許文權 暨大實習生 李俊強 報道


內港騎樓群風情依舊


李璟琳(左)、阮世豪。

    深挖文化內涵    善用旅遊資源

    內港騎樓群堪保育

    近年本澳社會不斷發展,昔日繁華的內港一帶因社區設施老化、面貌殘舊,旅客量大不如前。儘管騎樓片區獲保留,惟整體未能充分發揮應有價值。為此,口述歷史協會理事長李璟琳、副理事長兼澳門故事館館長阮世豪促請當局聯同民間團體深挖內港騎樓文化內涵,委託專家評估內港區整體價值,宜整區成群保育,善用臨海騎樓社區旅遊資源。

    昔日繁華經濟旺區

    李璟琳表示,昔日內港騎樓相當繁華,與海上漁民生活、魚欄等息息相關,這種華人海洋文化形成的街巷系統與商業行為,於當年的澳門經濟佔有重要地位。如今,騎樓群依舊,惟左鄰右里或成地盤或危樓,又或建起高樓大廈,致令騎樓群面貌不協調、不連續。

    百五幢具歷史價值

    據不完全統計,內港區在研究區域內的建築總數為五百四十七幢,現存騎樓數量為一百七十九幢,佔總數的三分一。其中具歷史價值的建築數量為一百五十四幢,佔總數近三成,它們的分佈呈現連續、帶狀的特徵,故內港騎樓及其周邊片區可視為成片的歷史城區,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城市歷史景觀的建議》中關於城市遺產類型中“並不獨特但以協調的方式大量出現的遺產要素”的特徵,值得深度保育。

    澳門騎樓片形態由十九世紀單側臨海騎樓形態開始,於二十世紀上半葉,北側隨着碼頭填海工程,逐漸演化街道式的騎樓佈局,同時於中部一九一○年代新大街的開闢使騎樓街向城市腹地延伸,最終形成“騎樓街道”與“臨海騎樓”複合式的騎樓街區形態。就建築風格論,從早期Sino-Portuguese式,逐漸演化發展,經歷折衷的古典式、Art-Deco式、現代式,直至混凝土面貌,形成多元且不斷生長的騎樓街道景觀。

    李璟琳表示,澳門內港騎樓作為十九世紀下半葉形成至今尚為完整的連續性騎樓街面,於當今中國內地現存騎樓建築中極為特殊。如華南、福建或台灣等騎樓多為街道式或街坊式騎樓,水岸騎樓則多見小尺度的河道側邊。香港中環至上環一帶雖與二十世紀初形成連續臨海騎樓介面,然而因應城市更新及填海工程推進,業已消失。

    臨海騎樓惟澳獨見

    因此,中國真正意義上現存的臨海騎樓,惟見諸澳門,為昔日葡人城市管理條例下的產物。基本具備三特徵,底部通道寬敞,約為三米;面寬較大,寬度多有變化,以連續性的扁拱加以協調;進深較小,因地制宜,平面多為不規整之四邊形。有理由相信,澳門將沿街建築底層後退形成通道空間的做法始於二十世紀初,主要受當時歐洲影響。

    阮世豪直言,這樣的城市肌理,使內港歷史片區成為華人社區文化的縮影。每個城市都有當地城市人的故事,澳門也不例外。既然內港與毗鄰新馬路一帶皆存留不少騎樓建築,政府相關部門及民間團體宜同心協力,盡早保育好有關建築群,善用社區資源,貫通旅遊路線。希望通過評定程序,將其整體納入當局“被評定的不動產中的建築群”,以促進社區旅遊,盤活舊城區經濟,增強社區人文情懷,為社區注入活力。

    本報記者    許文權

    暨大實習生    李俊強

    報道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4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