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上高淳探民俗
“大年初三,突然下雨,村裡的舞龍隊可能過不來了。不過,我們有之前舞龍、接龍的視頻,你們可以觀看。”在南京高淳區時家村時先生家的堂屋裡,時先生的夫人小葛對登門拜訪的我們說。
話舞龍喜笑顏開
“舞龍隊上門送吉祥,搞得這麼熱鬧?”我們問。
“是的呀,我們家家戶戶不僅準備了好煙、好茶接待,還會派發紅包。舞龍隊一天忙下來,收入相當可觀。不過,舞龍隊的紅包收入,與個人無關,是全部歸村集體所有的。”小葛回答道。
“聽說舞龍隊一天要跑五六萬步,很辛苦,竟然沒有報酬?”我們有些不解。
“村裡十八歲到六十五歲的男人都是舞龍隊的當然成員,自己的大龍自己舞,大家都是在盡義務,心甘情願。”小葛笑着說。
話舞龍,說跳馬燈、蚌仙舞等一系列年味十足、特色鮮明的文化旅遊活動,我們喜笑顏開。
高淳老街年味濃
位於淳溪鎮上的“高淳老街”,由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題名。節日裡,九百多歲的老街上,貨大集、戲曲嘉年華、民俗文化節等活動,精彩紛呈。隨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們在鋪着墁火層麻石的老街街面上漫步,不僅可以欣賞沿街的古建築、古畫像、古石雕,更能夠感受到歡樂的人們對傳統生活的熱愛。店舖裡,現蒸的米糕、蟹黃湯包、藕粉芡實大糕,以及生煎、臭豆腐、家釀米酒等等,香氣四溢,引人駐足。
老街的展示中,尤以小腳鞋“三寸金蓮”引人注目,現在的年青人很難相信此物是過去婦女每天穿着的鞋。此外,鞋類中還有泥鞋、蒲草鞋等,如今已很少看見。
在時先生的家裡,小葛為我們備了一桌地道的農家菜。我們大快朵頤,一盆青菜粉絲燒蛋餃,被一掃而光。
飯後,賓主一起陪着小朋友冒雨到門前的小河邊放煙花。絢麗的風火輪,繽紛的孔雀開屏,飛向夜空的加特林,引起一陣又一陣歡呼。
春雨過後,萬物復甦。蛇行千里,美好永遠。
(南京十一日電)
本報特約記者 呂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