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澳門經濟困境與城市競爭力重塑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25-6-16          流覽次數:174
分享到:

澳門經濟困境與城市競爭力重塑

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黃珮琳

    澳門經濟困境與城市競爭力重塑

    現時本澳有逾七千幢樓宇,但三十年樓齡以上的舊樓有五千幢,反映本澳樓宇目前處於老化期,急需推進都市更新。都市更新存在“點狀突破、整體乏力”的困境,缺乏統籌規劃,導致城市空間的現代化進程與經濟轉型需求嚴重脫節。同時,本澳正面臨私人基建投入不足、都市更新裹足不前、社區商圈活力缺失等多重挑戰。相較之下,內地城市如深圳、廣州通過“連片改造”和市場化運作,將舊改與產業升級結合,形成“空間再造——產業導入——消費升級”的良性循環。有關經驗值得澳門借鑒。

    私人基建投入不足

    值得關注的是,澳門私人基建的投入不足加劇了城市功能分化的矛盾。儘管近年政府推動旅遊休閒設施及交通基建建設,如氹仔戶外表演區、跨海大橋等,但社區層面的商業設施、公共空間及交通網絡仍顯陳舊。以澳門半島北區為例,儘管旅遊局推出“酷玩澳門”裝置、社區導覽服務等活動試圖激活商圈,但缺乏整體業態升級和連片開發,導致“網紅打卡點”僅能短期引流,難以形成可持續的消費生態。反觀上海“新天地”、廣州“永慶坊”、成都“寬窄巷子”等案例,通過商業地產主導的整體改造,將歷史街區轉化為複合型消費空間,澳門在此領域的差距顯而易見。

    博企助力成效有限

    特區政府試圖通過“旅遊+社區”策略提升商圈活力,例如與六大博企合作推出社區遊路線、聯動電商平台發放消費券等,但成效有限。其根本原因在於:社區商業生態缺乏結構性創新。博企資源雖能短期導流,卻未能解決商圈定位模糊、業態同質化等問題。例如,內港一帶的“海岸憶舊”路線雖吸引遊客,但周邊商戶仍以傳統手信店為主,缺乏“文化IP+場景營造+業態混搭”重塑消費鏈條的差異化體驗。

    引地產集團推都更

    澳門要突破當前困境,需從兩方面發力:一是引入商業地產集團推動都市更新。借鑒內地“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的舊改經驗,以市場化模式激活都市更新,吸引商業地產企業參與澳門片區開發。例如,可將北區舊街區改造為“文旅綜合體”,整合零售、演藝、非遺體驗等業態,並通過土地政策優惠吸引投資。下一步需將此模式擴展至澳門半島核心區,形成連片開發效應。

    建中小企升級機制

    二是建立中小企業退出與升級機制。針對不同區域實施差異化定位,打造階梯式商圈競爭體系:歷史城區強化文化IP與沉浸式體驗;新興社區發展主題商業(如醫療旅遊配套商圈);同時設立“中小企升級基金”,對接大灣區產業資源,推動傳統商戶向數字化、特色化轉型。對於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可通過補貼引導其有序退出,釋放空間資源。

    推動都市更新應作為政府未來施政的重點領域之一,正如上月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澳考察調研時十分關注舊區重整,期望特區政府透過都市更新的手段改善舊區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質素。

    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黃珮琳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5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