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韓無法承受疏遠中國代價
【本報訊】據觀察者網十五日消息:當地時間十四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刋發了近日對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的專訪報道,稱其為“韓國可能的下一任領導人”。李在明表示,他歡迎特朗普政府重啟與朝鮮對話,並稱若取得重大進展,共同民主黨甚至會支持特朗普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代價承受不起
李在明指出,韓國無法承受“疏遠中國”的代價,但仍將致力於加強美韓日三邊關係。據他所說,對韓國來說,美國至關重要,“與美國關係惡化帶來的損失,將比只站在中國一邊帶來的損失更大”。
談及未來韓國對外關係時,李在明向《華盛頓郵報》表示:“這是一個平衡問題。問題在於,韓國處在亞太地區充滿挑戰的地緣政治格局的前線。”他說,這意味着韓國不能疏遠中國,同時加強與美國的安全聯盟以及美日韓三邊關係對韓國來說仍然很重要。
調整對華政策
李在明希望緩和尹錫悅政府對華強硬態度。他表示,“美國自己也不會一貫地對中國採取完全對抗或完全合作的立場”,因此韓國也必須調整對其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態度。
採訪期間,李在明重申,加強美韓日三國合作是正確的做法,同時呼籲美國無需“過度”或“不必要地”擔心共同民主黨若上台後會削弱這一三邊關係。他說:“如果試圖破壞韓美關係,我們會從中得到甚麼?與美國關係惡化帶給我們的損失,將比只站在中國一邊的損失更大。”
對於朝鮮問題,李在明稱,他歡迎特朗普有關重啟與朝鮮對話的提議。他表示,如果特朗普能夠在朝鮮半島核問題和導彈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他所在的共同民主黨可能會提名特朗普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李在明現年六十一歲,是共同民主黨領導人。據介紹,韓國憲法法院正在審查國會彈劾尹錫悅的決定,並可能在幾周內作出裁決。如果尹錫悅被免職,韓國將在六十天內舉行新的總統選舉。屆時,李在明將成為韓國下一任總統的熱門人選。目前,李在明在韓國民意調查中處於領先地位。
李在明拒絕透露自己是否正在準備競選總統。不過,李在明面臨多項法律障礙,包括“非法向朝鮮轉移資金”以及“擔任市長期間涉及腐敗醜聞”等指控,他可能無法參選。
《華盛頓郵報》認為,上述談話表明,若李在明成為韓國的下一任總統,韓國在中國、朝鮮問題上的立場將發生轉變,未來或將緩和對中國和朝鮮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