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調整對華合作戰略
澳學術樞紐潛力待深化
地緣政治分析中心觀中國(Observa China)協調員、國際關係教授亞歷山大(Alexandre Ramos Coelho)認為,華盛頓與北京之間持續升溫的緊張局勢,促使巴西“重新調整”對華合作方向,採取“更務實且具戰略性”的合作方式。至於澳門,他表示,儘管本澳對於“深化聯繫的意願強烈”,但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學術交流樞紐的“巨大潛力,仍有待深化”。
澳大發揮重要作用
亞歷山大受訪時指出,巴西要融入亞洲的大學圈。葡語學術界可為巴西與亞洲高等教育界建立戰略性交流渠道,澳門則成為重要的制度與文化橋樑。澳門大學在這一進程中的積極參與,加強了葡語圈在外交合作以及推動巴西高等教育國際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像“觀中國”這樣的獨立智庫,在促進雙方高質量知識交流、戰略分析和民間社會對話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由於具備靈活性和自主性,這些機構能及時預判趨勢,提出具體的合作建議,是建立互信與長期合作的重要橋樑,尤其在全球局勢不確定的時期,更顯其價值。
中巴挑戰機遇並存
中巴關係既面臨結構性挑戰,亦蘊含戰略性機遇。主要障礙包括巴西對大宗商品的過度依賴、雙方在科技層面的落差,以及因中美競爭加劇而帶來的地緣經濟壓力。然而,中巴合作仍有可拓展的空間,例如擴大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推動巴西融入全球技術供應鏈,以及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提升巴西作為農業供應國的地位,以及加強中巴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等機制的作用。在日益多極化和碎片化的國際秩序中,巴西如何駕馭這些變局,將決定巴西能擁有多少自主性與主導地位。
面對在特朗普治下中美緊張局勢升溫,巴西採取了務實的外交策略,致力於維護自身的自主性。巴西並未向任何一方靠攏,而是透過中巴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等機制及雙邊戰略合作規劃鞏固與中國的夥伴關係,確保雙邊關係的穩定與延續。
此外,巴西在貨幣合作方面也有所推進,開始採用人民幣結算,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些制度化的回應,使巴西能在日益兩極分化的全球格局中保持國際影響力,通過多元合作夥伴關係來維護國家自身利益。
地緣政治的不穩定並未阻礙巴西與中國的合作,反而促使雙方將合作重心轉向更務實和具戰略性的領域。國際關係、半導體、電信、清潔能源、可持續農業與物流基礎設施等,正逐漸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合作領域。為了提升科技自主和經濟安全,兩國在科學與創新方面展開了更多雙邊合作計劃,並獲得大學、研究機構及政府間論壇的積極支持。
澳應擴大橋樑作用
儘管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橋樑,潛力巨大,但澳門在中巴學術關係中,仍然扮演着較為低調的角色,有待深化。澳門大學近年來積極推動與巴西高校的合作,促進學術交流、聯合研究與戰略夥伴關係。因此,隨着高等教育國際化與澳門融入大灣區,雙方合作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加強雙方聯繫,既有助於巴西更好融入亞洲的學術圈,亦能推動葡語國家在創新項目上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