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車貨分兩次上樓極不便
委員倡改善批發市場設計
市諮委李仲言表示,批發市場專營內地輸澳農副產品,為近年新建,但市場建築佈局設計隱藏的問題逐漸顯現,建議改善批發市場不合理營運設計。
李仲言稱,早前有個別在樓層較高的商戶反映,通常運貨車抵達批發市場後,會直接駛向對應貨品樓層,卸貨入庫。但近期發現,批發市場部分樓層承重能力有限,無法承受滿載貨車的重量。因此,貨車抵達批發市場後,需先在地面層卸下一半貨物,再將餘下半車貨物駛上樓卸貨,之後再返回地面層裝上先前卸下的貨物,再次駛上樓完成卸貨。此種作業模式極為不便,更增加了操作難度。
貨梯走廊窄難通行
有人建議,減少貨車載貨量,或使用更小車型以應對樓層承重負荷不足的問題,但因其中涉及跨境運輸成本,每日工人卸貨等問題,此方案未能有效解決問題。批發市場內雖配備升降電梯,分客梯和貨梯,但貨梯卻是專用。其中一個原因是貨梯出入口走廊狹窄,卡板裝載的貨物難以通行,極容易擦損刮花走廊及防煙門。因此,貨梯實際上僅供七樓及以上非批發市場的營運商使用。
這種樓層設計承重不足,貨梯又不允許使用,給批發市場的商戶營運操作帶來極大困擾。批發巿場新一期營運招標將展開,建議在新一期規則中,加入優化方案,例如在防火安全規章規範下優化貨梯及之間通道,改善商戶及其員工安全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