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冼星海 弘揚愛國情
澳門及周邊地區近期舉辦多項紀念“澳門之子”冼星海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活動,適逢今年是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系列活動從抗戰歷史的回顧到冼星海音樂成就的傳唱,展現澳門社會積極傳承抗戰記憶與多維度的愛國精神。
冼星海,一九○五年六月十三日出生於澳門,長於祖國大地,抗戰期間積極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創作大量抗日歌曲,傳唱大江南北。其中《黃河大合唱》慷慨激昂,“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向全世界吹響了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戰鬥號角,極大鼓舞民族士氣。澳門早年設立冼星海紀念館,館內舉辦電影欣賞會、“第二課堂”教育、兒童繪本等活動,向公眾尤其青少年傳遞愛國情懷和藝術成就。日後可將更多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生動教育內容,讓音樂家和革命先輩的事跡和作品變得可感可觸,激勵更多本地年輕人。
抗戰時期,澳門雖未淪為戰場,但澳門人以各種方式支援祖國,展現了與民族共存亡的決心。青年學子奔赴前線,愛國志士暗中支援,團體機構募捐救國,這些都是澳門歷史的重要篇章,值得深入挖掘,代代傳承。社會各界應通過緬懷抗戰先烈、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進一步做好不同形式的愛國教育工作,讓年輕人了解這段歷史,感受先輩的熱血與犧牲,並從中汲取堅毅奮進的力量,讓愛國愛澳精神薪火相傳。
教育當局有計劃通過教材“抗戰與澳門”主題教學課件、抗戰遺跡考察等研學活動、文化之旅等,將愛國教育融入青年成長。政府與民間團體可聯合粵港澳大灣區愛國資源規劃的尋根文化之旅,讓青年親身感受歷史,強化他們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未來,可考慮更多創新教育形式,結合科技與藝術,讓愛國教育更加貼近年輕人的興趣和生活。
紀念抗戰勝利和冼星海誕辰,不僅是緬懷過去,也是期許未來。澳門各界應以此為動力,持續深化歷史教育和文化傳承,讓愛國愛澳精神深植於每一位居民心中。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