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灣區共融傳承歷史為主題
中學生歷史知識賽蔡高鏡平奪冠
【本報消息】第六屆“澳門中學生歷史知識競賽”準決賽及決賽昨在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舉行。本屆競賽以“灣區共融,傳承歷史”為主題,吸引本澳四十所學校共一百六十六支隊伍近六百五十名學生報名參加,反應踴躍。經過準決賽及決賽激烈競逐後,初中組冠軍由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黃河之水”隊奪得,高中組則由鏡平學校(中學部)“鏡平D隊”奪冠。
賽事由澳門基金會及其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澳門歷史教育學會與澳廣視合辦,獲教青局及文化局支持。頒獎禮昨晚七時同場舉行,中聯辦教青部處長程啟銀,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澳廣視執委鄭光普,立法議員陳浩星,教青局教育規劃設施處長黃超然,文化局澳門博物館館長盧可茵,江門市博物館館長高東輝,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會長林發欽,新青協會長梁倩文,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張彥及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副會長甄桂芳等出席。
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吳志良致詞說,競賽參與學校及人數屢創新高,充分展現澳門青少年對歷史文化的熱忱與責任感,展現澳門青少年對中華歷史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使命。澳門作為中西文化匯聚之地,歷史底蘊深厚,期望同學們在競賽中深化對歷史的認識,培養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精神。感謝各方支持,活動得以圓滿舉辦。勉勵同學們以知識為基、以文化為根,承擔起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為澳門、為灣區、為中華文化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林發欽致詞說,灣區建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歷史文化正是灣區血脈相連的根基。歷史不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更是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文明基因。未來將持續加強與教育界的聯繫溝通,優化賽務工作,攜手把競賽辦成澳門乃至灣區學界的一項年度品牌教育活動。
高東輝稱,通過活動,向更多居民尤其澳門師生介紹江門華僑文化。近年江門市博物館積極推動與澳門的文化交流,期望將來有更多機會與澳門進行文化合作。
卅二隊晉身準決賽
初、高中組晉身準決賽的三十二支隊伍,昨經準決賽及決賽的激烈競逐後,初中組由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黃河之水”隊奪冠,來自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有序數對”隊及“濠鏡風華”隊分獲亞、季軍;高中組冠軍由鏡平學校(中學部)“鏡平D隊”獲得,濠江中學“鴻漸於磐”隊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聖五高中一”隊分奪亞、季軍。
競賽形式不拘一格
組委會於賽制設計上依舊不設題庫,競賽內容涵蓋世界歷史、中國歷史文化、澳門歷史、澳門世遺知識等內容,並以“灣區共融,傳承歷史”作為本屆競賽專題。競賽形式突破傳統,設綜合題、影音題、圖片題、文物題等多種題型,考驗參賽者綜合素質和能力,強調歷史素養不僅通過閱讀和背誦得來,還應多從日常生活中加以積累。比賽有助歷史文化的傳播與推動,亦為愛好歷史科的青少年提供全面展示其歷史文化素養的舞台。
澳門基金會與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攜手在“澳門記憶”文史網再次推出“歷史知識大比拼”有獎線上問答遊戲,活動期至六月十六日。只需於限定時間內回答十條選擇題,得分達六十分或以上即可參與抽獎,獎品為“澳門記憶”古地圖澳門通雙卡套組乙份(內含五十澳門元充值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