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舞貔貅麒麟宣揚非遺
【本報消息】由澳門道家文化協會、澳門龍飛武術協會合辦,香港獅藝館龍獅體育會、大三巴哪吒廟值理會協辦的“粵港澳客家舞貔貅麒麟非遺傳承推介會”,昨日下午三時在澳門道家文化協會會址舉行,特邀香港客家舞貔貅麒麟非遺傳承人鍾浩聲主講,介紹舞貔貅、舞麒麟的歷史源流及發展脈絡,團隊同場獻演傳統貔貅舞助興。
鍾浩聲指出,舞麒麟在客家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如香港新界等地的客家地方,至今仍完好保留舞麒麟的習俗。每逢傳統佳節,麒麟舞動,寓意去除晦氣及帶來好運。麒麟被視為祥瑞象徵,舞麒麟的“麒麟採青”等環節,動作矯健靈動,極具觀賞性與文化內涵。如今在製作上不斷創新,力求傳統與新款結合。
大三巴哪吒廟值理會會長葉達認為,舉辦此類推介會,對粵港澳客家舞貔貅麒麟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促進三地非遺傳承人的交流與合作,為技藝的創新與發展提供新思路。另通過豐富多彩的展示和表演活動,讓更多人了解,並喜愛這兩項非遺技藝,吸引更多年輕力量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為古老的客家文化注入新活力,助力其在灣區乃至更廣闊的區域,煥發出新的生機與光彩。
現場展出製作精美的貔貅頭、麒麟頭及相關服飾道具等。區金蓉、冼志揚、李雲、賴宏、林彩英等負責人及嘉賓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