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婦聯:檢視法律保障消費者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25-3-16          流覽次數:732
分享到:

婦聯:檢視法律保障消費者



區小平

    新型消費爭議糾紛增

    婦聯:檢視法律保障消費者

    【本報消息】每年三月十五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旨在提高全球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認識與保護。消費者委員會委員、婦聯常務理事區小平認為,隨着科技進步和消費方式的多元化轉變,新的消費形態如直播帶貨、短視頻促銷等不斷湧現,這些新模式亦伴隨着新的消費糾紛和風險。建議當局未來可持續關注新型消費糾紛,適時對現行法例作出檢視,確保覆蓋各種新型消費爭議糾紛,保障居民和旅客的消費權益。

    帶貨營銷亂象頻生

    區小平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生效以後,明確消費者權利和經營者義務,為消費者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消委會已與全國四十八個省市,以及葡萄牙、巴西、東帝汶、莫桑比克、新加坡與韓國消保單位簽署合作協議,積極推動跨域消費維權合作,加強消費者跨域消費的信心與保障,工作值得肯定。

    區小平談及,隨着消費模式轉變,許多消費行為已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尤其是直播帶貨、短視頻促銷和社交電商等方式的興起,隨之而來伴着諸多消費糾紛。參考內地直播營銷市場的情況,曾出現“爆款”變“劣品”、“偽流水線直播”等虛假營銷現象,貨不對辦、售後服務不力等問題。為整頓亂象,去年國務院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直播帶貨必須清楚標明“誰在帶貨”、“帶誰的貨”,以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這值得澳門未來參考。

    加強監管新型消費

    儘管本澳的直播營銷市場仍在起步階段,她認為當局應未雨綢繆,借鑒內地經驗持續關注新型消費糾紛,適時檢視法律覆蓋範圍,並加強對新興消費模式的監管,以確保消費者權益保障能與時俱進,更好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需求。

    此外,消費轉移至線上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例如近年網購演唱會門票的騙案時有發生,這類事件對消費者權益與澳門旅遊形象都造成影響。期望當局密切監察市場動態,並持續通過加強區域消保與警務合作,提高執法和普法宣傳的覆蓋面,防止不法之徒趁機行騙,減少消費者不必要的損失。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5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