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民青會獻策演藝之都建設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25-2-17          流覽次數:688
分享到:

民青會獻策演藝之都建設



民青會建議進一步普及 “世遺文化”與現代演藝 形式創新結合


唐可嵐

    民青會獻策演藝之都建設

    【本報消息】澳門“演藝之都”的定位逐步清晰,民眾青年會副理事長、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唐可嵐表示,澳門演藝發展需立足本土特色,建議從人才培育、產業協作、科技賦能三方面系統部署,結合大灣區資源優勢、推動演藝產業鏈與城市文化深度融合,助力“旅遊+演藝”模式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新引擎。

    設置街區打卡活動

    唐可嵐指出,當局可積極開發多層次演藝場景,拓展“旅遊+演藝”融合的深度,激活城市活力。除大型度假村引入常駐國際級演出,亦於街區打造中小型戶外音樂節、即興戲劇等打卡式活動,並結合社區特色推出“世遺導覽劇場”、“非遺手作體驗劇場”等互動項目。

    此外,建立“演藝旅遊服務平台”,整合演出票務、周邊商品、主題路線導覽等功能,提升旅客的參與度與消費黏性。

    她認為,澳門作為中西交匯的世界文化遺產之城,擁有豐富歷史建築、節慶傳統與多元藝術底蘊,應進一步普及“世遺文化”、“非遺技藝”與現代演藝形式的創新結合項目,促進本土特色,如將土生葡人文化、粵劇等元素融入創作。並建議加大資源投入,通過沉浸式戲劇、光影藝術裝置、虛擬製作、擴增實境等技術引入,活化歷史城區,提升體驗,進一步凸顯澳門原創IP。同時,政府可與業界推出“世遺演藝創作基金”,以文化為根,打造獨特演藝品牌,鼓勵跨領域藝術家共同開發具澳門辨識度的演藝內容。

    區域聯動推廣宣傳

    唐可嵐稱,當局應研究進一步善用大灣區媒體的鏈接協同,構建“大灣區演藝傳播聯盟”,聯動澳門電視台、珠海橫琴的影視基地、香港的國際發行網絡及廣東的短視頻平台資源等,建構“內容製作、後期製作、多平台分發”的產業鏈。擴大演藝品牌覆蓋面和市場效率,透過數據優化內容投放策略,以推動成功作品。

    構建演藝人才梯隊

    她補充,人才梯隊建設是演藝產業持續發展核心,建議構建“演藝人才儲備計劃”,完善產業生態;深化聯合大灣區高校、藝術院校及業界,開設導演、編劇、舞台技術、文化經紀等實務培訓;設“青年演藝創作孵化中心”,提供場地、資金與導師支援;推動“灣區演藝實習交流計劃”,讓青年能累積經驗;完善演藝職業認證與權益保障機制,吸引青年投身行業。

    唐可嵐強調,青年是演藝之都的關鍵力量,澳門青年兼具國際視野與文化認同,是創新的主力軍。期望各界加強政策支持、資源整合與跨界合作,通過“演藝之都青年論壇”、“灣區青年藝術節”等平台激發創意能量,讓澳門成為大灣區文化共融的示範窗口。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5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