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會助青少健康成長
青少年本應是社會的未來,然一樁樁有關青年人受聘走水、盜竊商場儲物櫃手機,甚至被騙到海外從事詐騙等案件,令人憂心。部分人涉世未深,缺乏法制意識及正確人生觀,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更影響社會安全穩定。
近年來,青少年涉案類型由以往“盜竊、搶劫和刑事毀壞”,轉變為“普通傷人罪”、“侵犯財產罪”及“毒品犯罪”,其中跨境運毒、電話詐騙及互聯網犯罪呈升勢,反映青少年犯罪由性格叛逆、衝動、貪玩或受朋輩影響,逐步演變成有動機有策劃的智慧型犯罪。據保安當局資料,去年首三季青少年犯罪八十九宗,較前年同期增加十五宗。有意見認為,毒品、互聯網、非接觸式的新型犯罪,將成為未來關注青少年犯罪的重點工作內容。
科技日新月異,數字世界已成為青少年成長和社會化的重要環境,加上網絡平台的隱蔽與匿名性,削弱青少網絡行為的自我約束力,增加不良現象。近年警方開設各類社交平台的官方帳號,加強發佈防罪資訊。有必要不斷優化宣傳策略,迎合青少年興趣如遊戲、短視頻、比賽等,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遞重要信息,以及多渠道擴大防罪宣傳影響力。並與社服機構、外展團體合作接觸更多青年人,打好“預防針”。
灌輸知法守法的意識至為重要,宜同步加強普法教育,讓青少年學生深入理解民主、法治、平等和人權等基本原則,明白公民應履行的責任,增強法制意識。對於走上歧途的青年人,社會不應一味責備和懲罰,應予改過自新的機會,幫助重回正軌。
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不僅關係其自身前途和家庭幸福,更影響社會安全。青少年入世未深,犯罪集團易將魔爪伸向下一代,家庭、學校和社會應共同合作,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尤其原生家庭影響着青少年的成長,父母角色不能替代,作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對下一代的行為方式、思維模式甚至社會交往等,具深刻影響。各界應共同努力營造法制環境,讓下一代在遵紀守法中健康成長。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