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學者:澳續助中華文化走出去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24-12-10          流覽次數:867
分享到:

學者:澳續助中華文化走出去

郭雨祺 王小鵬 劉 剛


沈友友

    新時代“東學西漸”來臨

    學者:澳續助中華文化走出去

    “澳門在十七世紀的‘東學西漸’思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正在進入新的‘東學西漸’時期,澳門將繼續爲中華文化‘走出去’作出貢獻。”巴西漢學家、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喬治 · 西內迪諾說。

    早期洋人來澳學習

    喬治 · 西內迪諾與中國的情緣由來已久。二○○四年,北京大學的一位文學老師到巴西利亞大學任教,他通過這個機會開始正式學習中文,並給自己取了一個中文名字:沈友友。

    接下來的二十年,沈友友從現代漢語學到古代漢語,再到出版中國典籍的葡語譯本,將中國文化和古代思想帶到葡語世界,就像他自己說的,“活到老學到老”。

    “早期的西方漢學家們實際上在澳門接受基礎培訓,進行詞典編纂、中國古籍翻譯等工作。”沈友友說,真正對中國感興趣的人應該到這裏學習語言,然後了解中國文化,我們需要更多跨文化專家發揮橋樑作用。

    葡譯經典推向世界

    沈友友曾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求學,如今在澳門大學任教。二○一二年起,他在巴西陸續翻譯出版《論語》、《道德經》、《南華經》等多部中國經典的葡語版本。今年十一月,這三本書在內地由外文出版社重新編輯再版發行。

    目前,沈友友正在研究《孫子兵法》,準備向葡語世界作全面的介紹。“孫子的戰略思想非常重要,但我們需要了解孫子背後的時代背景。我希望通過補充資料來呈現這部著作的獨特性,讓大家從中國文化和古代思想的角度,去讀懂這部經典。”他說。

    除了先秦思想,沈友友的研究領域還觸及中國現代文學,計劃明年在巴西出版魯迅作品《呐喊》的葡語譯本。

    工作之餘,沈友友喜愛看電影。他的辦公室牆上貼着各個年代、多種語言的電影海報。儘管已經去過幾十個國家,他依然把電影視作認識世界的窗口。“我小時候喜歡看《丁丁歷險記》。丁丁對全球不同文明感興趣,對不同文化的介紹也是正面的。”

    着力傳播中華文化

    尊重多元文化的觀念很早就在沈友友心中扎根,他遊歷世界多地後,選擇定居澳門。他認爲,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澳門形成獨特的風情。

    在中國生活近二十年,沈友友見證中國的快速發展。他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讓各個國家“自然而然注意到這裏”,但巴西人對中國的興趣和好奇心超越經貿,是多元的,譬如會關注中國古典文化思想。

    “我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也發現中國人也越來越重視和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這種現象是鼓舞人心的。”他說。

    十年前,沈友友在北京的胡同裏感受中國文化。來澳門後,他“從室外回到室內”,將自己所學、所看、所思轉化爲工作成果。未來,沈友友期待與更多澳門和內地的專家學者一起翻譯更多作品,研究更多主題,更好傳播中華文化。

    新華社記者

    郭雨祺  王小鵬  劉  剛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5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