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樹養綠提技能除隱患
松山“三十三彎”緩跑徑昨有塌樹砸傷跑友,備受社會關注。松山是澳門半島“市肺”,向來是居民鍛煉、舒展身心的好去處,每日晨操晚運者眾,樹木危情猶如計時炸彈,隨時危及運動人士,必須加倍重視。
松山不但是生物多樣性高及植被演替較好的城市自然林帶,也是澳門最多古樹的公園之一。但近年來,居民不難發現,松山的樹木生長疲弱衰敗。氣候變化、惡劣天氣加劇,加上松山周邊的建設和發展,令樹木生長面臨更大困難和挑戰。當局早年調查發現,隨着環境的改變,先鋒樹種的衰敗、基礎較其他山林薄弱,松山的樹木因病蟲害枯死或需砍除的數量更多。加上由真菌引起的根腐病出名難根治,松山大樹幾乎都難逃感染。
面對褐根病侵襲,當局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樹木控高及修剪,減低樹木倒塌的危險;採取復壯措施,為樹木補充養份,以及改善土壤環境等。雖然相關部門重視綠化,在新區和新路廣植樹木,但在不少地區,新植樹木很難恢復綠樹成蔭的效果,有些更“英年早逝”,反映了氣候、生態、環境變差,樹木生長面臨超負荷。
城市持續發展,建設不會停步,保育大樹、古樹的工作只會越來越困難和繁重,需要有關部門不懈努力。護樹工作首重安全,要護理好樹木,必須由掌握樹木健康狀況開始。只有全面了解,才能作出精準有效的風險評估,再據此訂定醫治、修剪、砍伐等維護跟進工作。
針對樹木長遠的施救和治理,專責部門責無旁貸,須不斷完善技術,並重視長期策劃。怎樣才能在巡查過程以肉眼便能發現樹木有問題?專業知識、充足經驗缺一不可,接下來才是先進儀器的輔助。因此知識、技能與勞動力結合的護樹隊伍建設工作,是維護城市樹木的先決條件。近年大量的植物種植和護理工作,外判服務無可厚非,但是相關公司的資質如何?人員是否接受過專業培訓?政府更應透過審批和監管,導向外判服務更具專業知識和技能。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