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學會與澳城大共同挖掘整理
功德林文獻列世界記憶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日在巴黎召開第二百一十六次執行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世界記憶(國際)名錄》新入選項目名單共六十四項,當中由國家檔案局組織申報的《四部醫典》和《澳門功德林寺檔案和手稿(一六四五至一九八〇)》兩項文獻遺產,成功入選名錄,澳門社會各界皆表祝賀。這批文獻史料是由澳門文獻信息學會與澳門城市大學世界記憶學術中心共同挖掘、整理及提交項目,彌足珍貴。
本報記者 許文權 報道
澳社會各界祝賀
澳門獲此殊榮,身兼評委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國際諮詢委員會副主席帕帕·迪奧士(Papa.Diop)特發來賀電,並透露,今年三月八日在巴黎舉行世界記憶委員會恆常會議,根據標準開始對各國提交的項目嚴格審議。他強調,這些標準很複雜,每項標準涵蓋複合元素,例如真實性和完整性、世界意義、普世價值等多項標準。澳門功德林的檔案和手稿不僅符合這些標準,且在促進女性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和多重角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些文獻遺產體現寺廟的法師通過佛學院為女性提供免費教育,呼籲廢除婦女纏足,影響深遠。作為世界記憶委員會成員有八年的經驗的他,對這些內容成為他特別關注的條件之一,因此入選亞太區及世界級名錄都是實至名歸。充分肯定澳門在推動世界記憶和文獻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特別向中國、特區政府、功德林以及申報的文獻信息學會和記憶中心,乃至所有相關單位致以誠摯祝賀。
彰顯文化軟實力
功德林寺院住持釋戒晟對申報成功表示非常高興,寺院的歷史文化非常深厚,是禪宗和淨土宗兼容的寺院,歷來珍藏的文獻經籍,通過有心人整理,並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進一步強化寺院價值,體現佛教文化在澳門多元化的社會職能,以及對世界的深遠影響。推行人間佛法,令佛教文化深入社會,也是寺院的宗旨,未來將進一步推動教育和文化發展。感謝該學會和澳城大對資源挖掘和全面整理,期望保存在寺院的資源得到更好利用,促進學術研究,彰顯文化軟實力的職能。
澳城大校長劉駿與文獻信息學會鄧駿捷與理事長楊開荊,祝賀西藏和澳門文獻遺產項目雙雙入選《世界記憶(國際)名錄》。劉駿認為,功德林文獻遺產具有獨特和不可替代的價值,見證澳門與世界的聯繫以及在文明進程中擔當重要的角色。澳城大致力推動澳門與國際的交流聯繫,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設立全球首個世界記憶學術中心,擔當推動教育和研究的重要角色。該中心參與這次申遺項目,對師生具有重要意義。
冀喚起社會對本土文化資源,尤其是歷史遺產的重視和利用,促進教育、培養及學術研究。相信申遺的意義更在於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加強文化歸屬感和文化自信。
拓文獻信息發展
鄧駿捷與楊開荊稱,學會成立以來,致力提高公眾對文獻遺產的保護意識,推動年輕人參與世界記憶工程。相信通過功德林館藏申遺成功,將更好推動社會對文獻史料的關注,開拓文獻信息事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強澳門及鄰近地區與世界記憶工程的緊密聯繫。
《四部醫典》同列
我國這次成功申報記憶遺產的《四部醫典》,成書於八至十二世紀,是藏醫學最經典且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奠基著作,對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和蒙古地區的藏醫學傳播意義重大,是西藏早期人文歷史、文化交流、哲學思想、傳統工藝的集中體現。
鄧駿捷期望與西藏就文獻遺產的挖掘整理、宣傳推廣開展合作交流,同時借鑑西藏經驗,推動本土歷史資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