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生態補償制度確立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18-7-19          流覽次數:275
分享到:

生態補償制度確立



空中鳥瞰拉薩市拉魯濕地 (新華社)


西藏山南市隆子縣境內的原始森林 (新華社)

    生態補償制度確立

    根據《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白皮書,隨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政策和法規日益完善,高原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健全,生態補償制度得到確立。

    建百五自然保護區

    據中新社報道,近年來,國家制定或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這些法律的制定和實施,為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

    白皮書說,青藏高原已建成各級自然保護區一百五十五個(其中國家級四十一個、省級六十四個),面積達八十二點二四萬平方公里,約佔高原總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一點六三,佔中國陸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七點五六,基本涵蓋了高原獨特和脆弱生態系統及珍稀物種資源。

    隨着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政府提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其中,今年一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該國家公園建設的基本原則、總體佈局、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標等。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將為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的綠色發展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

    白皮書還指出,國家在青藏高原建立了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濕地生態效益補償等生態補償機制。

    二○○八年至二○一七年,中央財政分別下達青海、西藏兩省區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一百六十二點八九億元(人民幣,下同)和八十三點四九億元,補助範圍涉及兩省區七十七個重點生態縣域和所有國家級禁止開發區。

    百姓吃上“生態飯”

    在國新辦當天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進一步詢問有關目前青藏高原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度回應說,國家在青藏高原啟動生態補償機制的一些具體措施,在穩定和提高農牧民生活水平、保護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和促進區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在高原生態補償機制的實踐中,存在補償資金來源比較單一、利益相關方不太明確、補償標準以及生態補償理論方面需要深入研究。

    他提到,總體上建議加強對生態補償效果的動態監測、評估和應對能力的建設。

    西藏自治區副主席張永澤在發佈會上表示,這些年來通過生態補償,西藏老百姓,尤其是生態比較重要區域的老百姓,基本已吃上了“生態飯”。西藏將以構建綜合生態補償機制為重點,建設國家生態富民先行地。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4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