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漁業第一縣變“藍色糧倉”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18-6-25          流覽次數:538
分享到:

漁業第一縣變“藍色糧倉”

新華社記者 趙新兵 王陽

    漁業第一縣變“藍色糧倉”

    時隔多年,八十八歲的“老漁民”唐厚運仍然記得改革開放前家鄉小漁村的情景:身披油布衣,腿穿豬皮綁,腳踏木殼漁船,出海打魚沒有像樣的港口基地……

    如今位於中國東部省份山東的榮成市被稱作“中國漁業第一縣”,萬頃海洋牧場已成“藍色糧倉”,遠洋捕撈船隊揚帆萬里,海上休閒旅遊風生水起,高端水產加工、高端製造產銷興旺。去年榮成的海洋產業總收入超過八百二十億元。

    從一個鮮為人知的漁業小縣,到水產品產量、總收入連續卅六年穩居全國縣級“頭把交椅”,從簡單的捕撈養殖到精深加工、休閒漁業、高端製造、港口物流、國際貿易及各類新興業態齊頭並進,榮成之變被視為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歷程的生動案例。

    榮成改革漁業體制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各類生產責任制開始在全國推行,改革風潮吹及山東最東端的榮成,漁業怎麼改,成了不得不面對的抉擇。

    “不能再吃‘大鍋飯’了。當時考慮到出海打漁風險大、一次性投入大、收入不穩定、協作性強的特點,我們採取了‘集體所有、統一經營、分級承包、收益分成’的新型漁業體制。”唐厚運說。

    體制改革調動了人的積極性,實現了由分散的小生產向集體規模經營的歷史性跨越。每每出海,總是滿載而歸,用當地人話說,“錢像海裡造的一樣”。一九八三年後,中國逐步放開水產品價格和市場,榮成漁業發展再上一個台階。

    引外資發展加工業

    隨着一九九二年中韓建交,與韓國隔海相望的榮成響應中國政府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號召,不僅找到了海鮮出口市場,還引進日韓加工技術、配方、設備甚至現代企業制度,到一九九五年,僅邱家漁業公司旗下就有九家合資公司。

    與此同時,榮成縣的遠洋漁業也逐漸發展起來。目前,榮成具備農業部遠洋漁業資格認證企業十九家,擁有專業遠洋漁船三百一十七艘,佔山東省七成以上,年產量三十多萬噸、回運率達到七成五以上,是全國最大的魷魚深加工和金槍魚、鲅魚加工基地。

    目前,榮成已經培植起海洋生物製品、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醫藥三大產業集群。

    (濟南廿四日電)

    新華社記者 趙新兵 王陽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4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