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謠言罪”嚴訂罪名力保安寧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19-7-16          流覽次數:420
分享到:

“謠言罪”嚴訂罪名力保安寧

    限特殊時期   具蓄意意圖   傳相關資訊

    “謠言罪”嚴訂罪名力保安寧

    【本報消息】保安司司長辦公室訊:近日在網絡及坊間流傳一些對《民防綱要法》法案第廿五條“突發公共事件下妨害公共安全、秩序與安寧罪”的解讀,明顯與有關條文的表述及立法的原意不符,更將之等同於其他國家或地區一般的“謠言罪”。對此,不妨回歸到條文表述,嘗試找出答案以釋除各種疑慮。

    非全天候適用

    其一,從最初的公開諮詢文件,到目前最新的建議文本,《民防綱要法》第廿五條的適用時機,始終嚴格限定在“即時預防或更高級別的狀態維持期間”,公眾可以將其理解為類似本澳懸掛八號,甚至九號、十號風球的時候,因而絕不是一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任何時間都可以使用的罪名。

    因此,“突發公共事件下妨害公共安全、秩序與安寧罪”規定在《民防綱要法》而非《刑法典》中:《刑法典》所規定的罪名,一般都不會加入明確的適用時間限制,而單行法律恰恰相反,可以限定僅適用於特殊時期。

    制裁蓄意生事

    其二,關於犯罪心態方面,“突發公共事件下妨害公共安全、秩序與安寧罪”的限制同樣嚴格,不論是造謠生事,還是散佈謠言,行為人必須明知訊息的虛假,而且具備蓄意使得或任由謠言引起公眾恐慌的意圖,才可能構成該罪。換言之,法律僅制裁一心想擾亂公共秩序、製造公眾恐慌的違法者。

    假如行為人當時所處的客觀環境,證實無條件或不足以辨別消息的真偽,而把訊息傳播出去,即不存在觸犯《民防綱要法》第廿五條的意圖,不構成犯罪,因此並不會出現公眾所擔心的“無心傳謠者誤墮法網”的情況。

    其三,對於謠言的內容,與一般“謠言罪”不同,並非所有虛假資訊都被包括在“突發公共事件下妨害公共安全、秩序與安寧罪”中。根據《民防綱要法》法案,僅當傳播的虛假資訊與“突發公共事件及其應對行動的內容或情況有關”時,才可能構成犯罪。

    若行為人傳播的虛假訊息與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公共衛生事件與社會安全事件的內容無關,且根本不足以引起一般人的恐慌,則不能構成本罪。

    美國著名大法官奧利弗·霍姆斯曾在判決書中寫道:“對言論自由最嚴格的保護,也不可能保護在劇院裡謊稱失火而引起恐慌的人。”這句話正反映在《民防綱要法》法案建議訂立的“突發公共事件下妨害公共安全、秩序與安寧罪”上;罪名無論在適用時間、犯罪心態及訊息內容方面,都受到嚴格限制,表明了特區政府希望在最大程度保護公眾言論自由的同時,守護公共安全、秩序和社會安寧的底線。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4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