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新聞工作者以生命傳承火種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15-5-26          流覽次數:384
分享到:

新聞工作者以生命傳承火種



馮雪松在座談會上講述 自己採寫方大曾的歷程


馮雪松追蹤採寫方大曾事跡座談會會場

    馮雪松於中國記協座談總結採訪經驗

    新聞工作者以生命傳承火種

    【本報北京記者站記者李剛廿五日電】中國記協今天下午舉辦馮雪松追蹤採寫方大曾事跡座談會,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中國新聞攝影協會等媒體和專家學者出席。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出席座談會並講話,中國記協黨組副書記高善罡主持座談會。

    談採寫方大曾事跡

    座談會通過總結中央電視台馮雪松歷經十五年,追蹤採寫方大曾事跡的經驗體會,追憶“七七”事變報道第一人方大曾,探討當代新聞工作者應有的職業操守和素養,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大力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

    方大曾一九一二年七月十三日生於北京,祖籍無錫,筆名小方,中法大學經濟系畢業,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活躍在長城內外的知名記者。曾參與組建中外新聞學社,以攝影和通訊見長,其作品生動反映當時的民風民俗、戰事及社會變遷,被稱為中國的羅伯特 · 卡帕。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家住北平的攝影記者方大曾第一時間趕到前線拍攝照片,採訪官兵,發表《盧溝橋抗戰記》等系列報道,成為首個報道“七七”事變的記者。同年九月十八日方大曾從河北蠡縣發出《平漢線北段的變化》一文後失蹤,年僅廿五歲。

    堅持新聞真實原則

    在座談會上,馮雪松談到自己決定採寫方大曾的初衷時說,一九九九年秋的一天,在夾雜於報紙間的一頁傳真上,看到方大曾這個名字,在陳申的幫助下,見到時年八十五歲的方大曾胞妹和方大曾留下的八百三十七張底片,黑白底片展示了打響抗日戰爭第一槍的震撼場面,當場被一種力量牽引,那時起決定尋找消失的方大曾。他的雙腳始終踩在大地上,是時代變遷的記錄者、民衆命運的關注者、國家興亡的承擔者。一九九九年央視馮雪松開始追蹤採寫方大曾的歷程,二○○○年完成紀錄片《尋找方大曾》。之後的十五年間他沒有停下尋找方大曾的腳步,二十萬字的工作筆記,四十個小時的素材資料,馮雪松從碎片似的信息中拼接成一個鮮活的方大曾,二○一四年《方大曾:消失與重現》出版。

    價值永恆理想崇高

    與會者對馮雪松拍攝的方大曾紀錄片和撰寫書籍對於中國攝影史的作用、圍繞馮雪松十五年時間持續探求方大曾事跡的調研精神、採寫的方大曾資料對中國新聞事業史研究和戰地新聞攝影史研究的價值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方大曾的生命永遠定格在廿五歲,紀錄片卻將歷史無限止延續!看到新時代新聞工作者職業精神的至高境界,新聞工作的永恆價值,絕不能用名位、官階或金錢衡量,新聞工作者的崇高理想,值得用生命體驗、追尋、獲得。他是“用生命做火種的人”。

    講好故事先要博學

    對馮雪松而言,跨越八十多年時空阻隔,耗費十五年採寫方大曾事跡,發掘歷史遺存,彌補國家記憶,傳承民族精神,鼓舞激勵後人。講好中國故事要有淵博學識和卓越才華,如果學識淺陋,表達方式陳舊,報道就會蒼白無力、空洞乏味。

    啟迪當下新聞教育

    新聞工作者只有提升文化素養,使自己真正成為“行家裡手”,向着崇高、腳踏實地,是馮雪松十五年探求方大曾事跡的力量所在。即使不斷遇到新挑戰,他依然耐心深入、持之以恆,用執着追求闡釋着一個記者的理想和情操,昭示着年輕新聞工作者面對新情況首先應該選對方向。無論小方還是馮雪松,視覺是他們的基本工具,他們不但能拍還會寫,可謂“新媒體”敘事方式,所謂新的東西並不新鮮,舊的原則依然牢固,這在當下浮躁氛圍中能給新聞教育很多啟示,其實新聞工作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

    (相關圖片由本報北京記者站記者李剛數碼傳真)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4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