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司警局籲居民防盜防騙
        來源: 澳門日報          發佈時間:2014-9-22          流覽次數:224
分享到:

司警局籲居民防盜防騙



司警局大廈罪案預防小組應邀出席多場活動,向居民宣傳防騙、防盜訊息。

    節慶前夕宣傳防罪

    司警局籲居民防盜防騙

    每逢節假日,不少市民都會外出遊玩,不法分子便可能趁機潛入大廈作案。“中秋節”、“國慶節”接踵而至,為提高居民的防罪意識,司法警察局大廈罪案預防小組持續前往各區進行防罪宣傳,提醒居民外遊前須做好防盜措施。此外,大廈罪案預防小組還應邀出席由街坊總會大廈工作委員會、大廈管理資源中心、各區坊會和大廈業主會聯合舉辦的多場活動,向居民宣傳防騙、防盜訊息。

    冷靜應對詐騙電話

    活動中,大廈罪案預防小組職務主管譚永強向在場居民介紹目前最常見的電話詐騙手法:騙徒通常致電事主的家居電話,訛稱其子女在上學或上班途中被人綁架,又或訛稱其家人因替友人作擔保借貸不還而被禁錮,要求事主交出贖金,否則對其家人不利。部分事主因擔心家人安全,故在未經求證的情況下按騙徒指示匯款,結果招致金錢損失。譚永強提醒居民,當接到來歷不明的電話時,要提高警覺,不要輕易相信對方;如接到親友來電表示被禁錮、欠債等情況要求匯款,居民應該保持冷靜,盡快透過其他途徑聯絡親友,以求證事件的真確性,有必要時向家人、鄰居或警方求助,切勿貿然匯款。

    騙徒的作案手法層出不窮,除了上述的假綁架電話詐騙手法外,近期還出現了假冒內地郵政局和公安局職員,訛稱受害人的身份資料被盜用或涉及非法賭博,要求受害人提供個人資料和銀行帳戶資料,並指示受害人將其所有銀行帳戶內的款項轉移至某安全賬戶內,有受害人聽從騙徒的指示,結果招致金錢損失。

    居民務須提高警惕,以免墮入騙徒的陷阱,平日應多留意警方公佈的罪案消息,了解最新詐騙手法,提高防罪意識。

    加強家居防盜措施

    此外,因應近期司警局偵破多宗利用新型作案工具入屋盜竊的案件,為令居民更清楚了解賊人的作案手法,小組人員利用道具木門向現場居民演示賊人如何用軟鐵尺、雨傘骨等自製工具開門作案,並呼籲他們外出及就寢前緊記反鎖大門,關緊窗戶;如發現大廈的防盜設施不足或損壞,應盡快維修,勿讓賊人有機可乘。若懷疑大廈發生罪案,應即致電司警局報案熱線(993)舉報。

    居民是社區防罪工作的第一道防線,只要居民的防罪意識和技巧提升,令不法分子無從入手,便能有效減少犯罪的發生。

 電話詐騙防範措施

    ●接到來歷不明的電話時,要保持警覺性,不要輕易相信對方 

    ●如親友來電表示被禁錮、毆打或拘禁,應保持冷靜並及時聯絡親友,尤其當 對方提出匯款付款的要求時,更要加倍小心,並循其他途徑儘快向“涉 事”親友求證

    ●任何國家機關都不會通過電話指示市民進行轉帳

    ●不要輕易相信來電顯示,不法份子通過軟件可以任意設置來電號碼

    ●倘若親友電話無法接通,應即時致電子女就讀之學校或家人之辦公地點求證 

    ●假如家中固網電話及手提電話均被騙徒佔線,無法與外界聯絡,此時應保持 冷靜,向騙徒藉口需時籌款拖延時間,並同時向鄰居或大廈管理處求助 ,要求代為聯絡家人

    ●嘗試說出某些與事實不符的事情,如故意說錯家人名字來試探對方身份

    ●留意住宅信箱的安全,以免被賊人從信件中得悉家人的個人資料

    ●懷疑遇到電話詐騙或其他犯罪時,應立即向警方求助及報案家居防盜措施

    ●大門須安裝堅固的門鎖

    ●睡前於鐵門橫鎖加上活動防盜扣

    ●窗門要裝上窗花

    ●避免於家中存放過多現金或貴重物品

    ●外出前確保家中所有門窗(包括氣窗)已 鎖好

    ●如外出旅遊,請親友或鄰居代為清理信箱 中的信件,並把家中電話的鈴聲調低 ,免讓不法之徒發現屋內空無一人

    ●如家裡突然停水停電,切勿單獨查看,應 立即聯絡管理處或找人陪同前往查看

    ●如有住戶裝修,要特別留意,以防匪徒藉 詞搬運,魚目混珠,從中作案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4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