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香港站
職位類型:
 


白領“恐婚一族”逃婚記
      作者:job853     來源: job853     發佈時間:3/5/2008 4:20:53 PM     流覽次數:6669
分享到:

白領“恐婚一族”逃婚記

  當事人:李小姐29歲總經理助理

  戀愛時間:3年

  “上個星期五,我剛從婚禮中逃跑。現在,我無顏去面對親屬和朋友,更不知道如何去見我的男朋友。”見到李小姐,記者很難以想象如此柔弱的女孩會作出這么膽大的事情。然而,這已不是她的“初犯”,而是第三次逃婚。第一次是婚姻登記處臨陣退縮。第二次是在結婚儀式的前幾天“出走”,到海南獨自旅游“避難”。

  李小姐和現在的男友相戀已經兩年,彼此的感覺都很好。半年前,男友提出結婚時,李小姐猶豫再三。雖然,逃婚的陰影已經隨著時間消失,但是婚姻在她的感覺中,像包圍在身邊的一眼不可測的深井。但是想到男友的好,李小姐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和他步入婚姻殿堂。沒想到,隨著婚期的臨近,她的心情也慢慢地落入谷底。結婚前夕,她更是寢食不安。

  “結婚那天早晨,看著鏡中的人,眼睛紅腫,臉色蒼白,蓬頭垢面。近一個月的恐慌時日已經讓我自己也認不出自己來了。我仿佛已經能看到結婚十年后自己那黃臉婆的樣子。一切都歸于平平淡淡,晚上和丈夫靜靜地坐在客廳中,整天忙著柴米油鹽,做家務。和其他人的交流話題也會流于孩子和丈夫。”

  對李小姐產生最大影響的是她周圍已婚的同事和朋友。另外,她的母親也為她的逃婚而煽風點火,不停地在她耳邊吹風:“結婚前一定要考慮清楚,不要像我那樣沖動。”思來想去,李小姐寧愿守住現在,讓自己的感情處在一個最佳狀態。于是結婚當天,她一個人躲在酒吧喝酒。“望著天色漸漸暗去,感覺漸漸地輕松下來。一個月的緊張情緒頓時煙消云散。”

  專家指出,婚前緊張并不罕見,但像李小姐這樣因為擔心結婚后自己會變成“黃臉婆”,完全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事實上,結婚并不會使個人習慣帶來大的改變。結婚前解決不了的事情,不要指望婚姻能解決。同樣,結婚前已經養成的習慣,也不會因為婚姻而推翻。李小姐盡管已經29歲,但她對婚姻的領悟的確非常膚淺。專家同時指出,這樣的觀點,在都市白領中十分常見。

  當事人:趙先生36歲計算機工程師

  戀愛時間:5年

  趙先生和女友已經相戀五年了,據他自己介紹,兩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女方給了趙先生結婚的暗示,甚至雙方父母也已經見過面。然而在這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下,趙先生卻遲遲不肯開口作出婚姻的承諾。

  “我不是玩弄感情,也不是不愿對感情負責”,采訪中趙先生再三申明,“只是,我一想到結婚就感到害怕,甚至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從趙先生萎靡的精神狀況來看,記者感到他的確是為結婚這一人生大事而困擾。

  據趙先生介紹,他之所以如此痛苦,是由于不愿意因為結婚而改變以往的生活狀態和朋友圈子。“我仍舊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趙先生一再強調。

  雖然處在準備結婚階段,趙先生已經感到自己正在失去自由:出去旅游,跟朋友吃飯要向未婚妻一一匯報。而平時一起玩的單身朋友也漸漸地少向他發出聚會邀請了,人們見到他總是問:結婚的事情籌備地怎樣?對于這一改變,趙先生顯得極其不情愿,“我太留戀單身生活的自由了!”

  婚姻專家指出,如果說李小姐的恐婚理由是表面原因,那么趙先生的理由則更為深刻,同時也是許多年輕人共同的想法。這在獨生子女人群中更為多見,因為他們從小是家庭的中心人物,通常是由大人來適應他們,使他們過于追求自我,而不愿意讓婚姻來改變自己,也害怕結婚后必須強迫自己適應另一個人。

  當事人:許小姐25歲保險公司職員

  戀愛時間:3年

  采訪許小姐的時候,記者得知,再過一個星期,這位25歲的姑娘就要和相識三年的戀人跨進婚姻的殿堂。然而在采訪中,許小姐絲毫沒有對未來婚姻生活的憧憬與向往,相反,一種忐忑和惶恐時時寫在她的臉上。

  “就要結婚了,可是我心中完全沒有對做新娘的期盼,相反,腦子里卻總是充斥著到底該不該結婚的猶豫,想到未來的婚姻生活,心中有說不出的害怕,總覺得自己仿佛不能承受婚姻帶來的壓力。”

  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像許小姐這樣因為害怕結婚后生活壓力過大,是年輕人遲遲不愿結婚的主要理由。這些年輕人往往和許小姐一樣有著穩定的職業和收入。因此,對于他們而言,婚姻壓力與物質壓力并無關系。作為獨生女,許小姐在家中受到了父母加倍的呵護。從讀書到穿衣吃飯,事無巨細都由父母為其設計。許小姐坦言,“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家務事一概不會,一旦成家,怎么面對整個家庭的事務?”

  婚姻專家認為,年輕人所擔心的婚姻帶來的壓力,實際上是一種對家庭的責任感,這正是許多都市青年逃避的問題所在。這在長期被父母照顧得過多的年輕人中尤為普遍。一直以來,他們不用擔心柴米油鹽等生活瑣事,因此獨立生活能力也較差。而長期的依賴生活,使他們不懂如何照顧別人,更不懂如何組織家庭。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年輕人并不愿意改變這一現狀,不愿通過成立家庭變依賴為獨立。因此,導致了對婚姻的恐懼心態。

  專家點評

  心理年齡趕不上婚姻年齡

  現在的年輕人心理年齡很不成熟是造成對婚姻恐懼的關鍵性因素。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所的所長潘允康認為,年輕人在接受高層次的教育的同時,整個“人生”也隨著往后推移。當他們23歲從學校畢業后在接觸社會很短的時間內又立即進入了婚齡階段。

  由于接觸社會時間不長,各方面都還未成熟。婚姻,看上去是兩個人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社會行為,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程序。《新婚姻法》規定了夫妻雙方應對老人、對子女、對財產糾紛等問題所負的責任。

  當然,獨生子女的父母們也是婚姻恐懼癥的“催生劑”。一路上包辦了孩子的所有衣食住行。至今,還有不少獨生子女在心理上還沒有“斷奶”,面臨婚姻大事會更加束手無策。由于得到父母太多的呵護,現代年輕人特別容易將自我放在一個特別的位置上,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特別明顯。

  從單身到丈夫(妻子)或者說到父親(母親),步入婚姻殿堂后,男女都要進行角色的轉換。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大衛奧爾森指出,懼怕結婚的現象在全世界都能找到。在美國也有許多人害怕結婚,害怕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產生婚姻的不快。

  二十年前,美國很少有人會在婚前作準備,而在最近的五年內,有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婚前培訓,特別是第一次結婚的人。目前,美國各種各樣的婚前培訓,有70%的年輕人在結婚前將接受八到十個小時“熱身”。培訓中包括各種婚姻的技巧,如何解決沖突,如何預防一方控制另一方的自由等等。

  長期從事婚姻心理咨詢工作的俞先生也感受到了周圍朋友和年輕人的這種心態。他認為,婚姻前后有一個轉變,甚至是反差是必然的。新郎新娘在結婚之前可以就這個問題,以及雙方怎么處理彼此的關系,包括對方的朋友來家里或者說我出去玩,或者怎么處理咱們經濟上的關系,有一個開誠布公,彼此坦誠的談話,能夠把這種東西作為一個家庭以后生活的方向確定下來。

  記者手記

  瑪琪一直希望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庭,但是卻又害怕婚姻,她曾經有三次在婚禮上因為婚姻恐懼癥而逃婚的經歷。離過婚的專欄作家艾克聽說此事后,決定將這個話題寫成專欄,并在文中冷嘲熱諷了一番。正準備與第四任男友步入結婚禮堂的瑪琪因為這篇報道大感難堪,于是再度逃婚……這就是《逃跑新娘》中的一幕幕。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恐婚癥”似乎正在“偷襲”現代年輕人。他們有的是理由在圍城外徘徊不前,怕失去自由,怕被老婆孩子套牢,怕婚姻毀了現有的快樂。

  恐婚者說,談戀愛的感覺挺好,很輕松,何必要用一紙結婚證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他們始終對婚姻持觀望態度,不肯把幸福的賭注押在未來的配偶身上。那些眼界狹窄、整天迷戀二人世界的人在恐婚者眼里是最沒出息的。其實,他們最終還是擔心不能避免結婚的結局,漫長的未來幸福與否誰也無法預料。也許有一天,恐婚者咬牙切齒地說服自己克服了婚姻恐懼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踏上紅地毯,但心理上的巨大障礙仍可能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失落感。

  婚姻是一雙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拒絕穿鞋,也許避免了因為鞋子不合腳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釘子上。婚姻其實也是對愛情的一種保護。人人都渴望在婚姻中永遠能夠得到愛。年輕人,你是否也曾想過永遠的付出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樂?


 

網站主頁  |   人才求職  |   企業招聘  |   培訓頻道  |   新聞中心  |   Talk853.com  |   Bid853.com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鄭重聲明 :本網只提供公司和求職者之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不涉及任何公司與求職者之間的勞務關係.
未經澳門人才網同意,不得轉載澳門人才網之所有招聘及相關信息
Copyright© 2005-2024  澳門人才網(www.Job85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麥興業大律師樓
Powered by 澳門長江網絡有限公司(互聯網服務牌照01/2007)